体育资讯9月25日讯 针对“留洋补贴政策”的动议,《天津日报》发文进行了点评,认为当初U23政策的笑话就是前车之鉴。
2025赛季尚未结束,有关中超联赛2026赛季的谋划便已经开始。尽管目前尚属于征求意见阶段,很多所谓的“新政”最终能否落实还是一个未知数,但其中某些较为“炸裂”的动议就已经引发了热议。其中,最为吸睛的莫过于“留洋补贴政策”。从媒体曝光的信息看,这项动议的核心就是如果本土球员加盟五大联赛,那么该球员的原俱乐部就可以对应增加一个外援注册名额。
这项动议的出现不难理解,无非是想进一步推动中国球员,特别是年轻球员留洋。在动议提出者看来,用外援“补贴”留洋不仅可以减少中超球队的后顾之忧,甚至可能因此调动俱乐部的积极性,“倒逼”球员留洋,毕竟,国内球员的能力再强,顶多也就是“能当外援使”的评价。用本土球员换来外援的人数优势,怎么看也都是“稳赚不赔”。但,就和中超曾经推出的各种“奇思妙想”一样,政策的初衷绝对没问题,就是“病根”找错了——“头疼医脚后跟”的结果,恐怕只能是旧疾未除,又添新患。
的确,某些中国球员放弃留洋的原因之一是不愿意离开国内的舒适区,但在如今中国足球水平不进反退的大环境下,这早已不是阻碍球员留洋的主因,能力不足导致无人问津才是根本原因。放眼如今的中超,能够像当初的武磊那样“混”在五大联赛的还有谁?即便是明显高出同龄人数个档次的王钰栋,更准确的留洋定位恐怕也是欧洲二流联赛。这种情况下,这项留洋五大联赛才能触发的新政又能起到多少刺激作用呢?无论是之前的降薪还是现在的补贴外援,政策提出者似乎都忘记了“能力不足”这个冷冰冰的事实,仿佛只要压力给足了,中国球员就能像日韩球员那样纵横欧洲赛场了。“井无压力不出油”,但你怎么也得是口石油井吧……
更何况,在中国足球这里,一旦“上有政策”,就很难逃离“下有对策”的结果。这不,新政刚刚曝光就已经有不少球迷出谋献策,与小俱乐部合作,加盟五大联赛球队的梯队,甚至是挂名留洋等等,层出不穷。这项新政如果最终得以落实,恐怕也会像当初的U23政策那样,实际效果不好说,各种笑话不会少。
HOT NEWS
HOT VIDEO
HOT VIDEO
刹车!广州豹2-2遭10人嘉定汇龙读秒绝平仍居中甲第3距铜梁龙2分
江苏联-南京4-0宿迁成功晋级淘汰赛宿迁排名第9无缘晋级
中冠-厦门壹零贰陆1-1上海泽天李亿乐、卢致远破门
两连胜!苏州东吴1-0南京城市埃斯特雷拉制胜南京城市近6轮仅1胜
94分钟绝杀!苏州3-2逆转常州苏州6轮首胜第10收官常州位列第12
中甲-深圳青年人1-3大连鲲城三连败仅高出降级区2分穆谢奎双响
辽宁铁人0-0定南赣联,3轮不胜仍6分领跑中甲!两队全场22射无果
中冠-榆林矿工旅投1-1大连可为刘宇豪、刘佳鑫破门
补时4分钟2球!十人亚泰2-2绝平海牛谭龙破门艾菲尔丁95分钟绝平
中冠-大连涵瑀2-3南京铁虎河海恰格次力梅开二度